l计算机专业类简介
计算机专业类源于1993年创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3个特色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和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知行致智”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构建了完备的高素质、高层次“智能化、工程化”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智能感知与区块链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检测控制集成系统工程实验室、微纳系统与智能传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微纳传感与智能生态物联网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计算机应用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建立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智能信息技术领域的集成创新平台、科技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该专业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亟需,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受到计算机学科方法论、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严格训练,具备计算思维、数据分析、工程设计与软硬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智能化革新与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计算机类科技研发和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类按照“1+3”模式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分类分流方案以学院公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和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重点开展计算机及其信息表示、收发、存储、处理、控制等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智能计算、智能感知与识别、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特色优势,培养道德品质高尚、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优良、社会责任感强,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团队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Ø核心课程
线性代数、高级程序设计(C&C++)、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EB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等。
高级程序设计(C&C++)、Java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Linux基础与应用、WEB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基础、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
Ø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项目管理、系统集成、网络设计与维护、IT管理与咨询顾问等工作,部分学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²智能科学与技术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心理认知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具备智能计算方法、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强,适应和引领新一代新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Ø核心课程
线性代数、随机过程引论、高级程序设计(C/C++/Python)、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最优化理论和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原理、神经网络原理、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
Ø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互联网、软件、通信、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的智能系统开发、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信息服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能够在企业研发部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以及高校从事与智能科技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²物联网工程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点围绕高端传感、新型RFID、嵌入式智能操作系统、边缘计算、生态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感知识别、高端应用软件与中间件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道德品质高尚、职业素养优良、社会责任感强,系统掌握物联网传感、标识、定位、传输、控制及数据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具备坚实的物联网工程及其应用领域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和集成应用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Ø核心课程
物联网工程导论、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离散结构、高级程序设计(C&C++)、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网原理、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
Ø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智能消防、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地质灾害监测、公共安全监测、生命与生态健康监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及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l人工智能
Ø专业简介
人工智能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智能感知与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人、图像识别与视觉理解、专家系统等。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人工智能学科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良好的智能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持续竞争能力,能解决智能感知与认知、视觉识别与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控制与驾驶、智能金融与智能商务等领域中的工程实践问题,能适应和引领产业智能化革新和智能产业化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工智能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Ø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程序设计(C&C++)、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最优化方法、人工智能原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系统、数字人等。
Ø就业去向
在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高等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其他行业相关部门,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研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系统集成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人工智能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l电子信息工程
Ø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源于1982年创办的“无线电”本科专业,1999年正式设置“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是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坚持“重基础、强实践、宽途径”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构建了完备的高素质、高层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重庆市检测控制集成系统工程实验室、微纳系统与智能传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电子信息与控制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建立起电子信息集成创新平台、电子信息工程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通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信基础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培养,使学生具备在电子信息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ICT技术、5G通信、云计算等领域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维护的素质与能力。专业方向:电子工程、通信工程。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点围绕无线和有线信号传输与控制、信号识别与处理、导航与定位、ICT技术、5G通信、边缘计算等现代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及现代电子和通信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适应和引领电子信息领域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Ø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高级程序设计 (C&C++)、Java程序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线路、FPGA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WEB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
Ø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FPGA应用开发、ICT技术、5G通信、云计算、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程设计、工艺制造、网络运营、应用开发、教育教学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l自动化
Ø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创办于1978年,是学校传统优势专业之一。本专业坚持“产学研创用”协同育人理念,历经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构建起控制科学与智能信息处理相结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应用需求相结合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家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重庆市检测控制集成系统工程实验室、微纳系统与智能传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电子信息与控制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建立起集检测技术、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于一体的自动化集成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现代控制原理、方法与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培养,使学生在自动控制方法、自动化工程设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等领域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维护的素质与能力。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点围绕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等现代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相关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过程控制、电气控制、运动控制、离散控制、传感与检测、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工业信息化、智能制造等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现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应用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与素质,适应和引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现代产业自动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Ø核心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检测技术及仪表、微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学习等。
Ø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等现代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也可继续攻读自动化专业以及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l测控技术与仪器
Ø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办于1990年,是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本专业坚持“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构建起“网络化、智能化和工程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重庆市检测控制集成系统工程实验室、微纳系统与智能传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微纳传感与智能生态物联网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电子信息与控制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建立起集测量、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于一体的测控技术与仪器集成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现代测量理论、仪器设计与测控系统集成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培养,使学生具备在测量与控制方法、仪器设计、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等领域从事软硬件系统分析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维护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点围绕先进传感器件及传感网络、现代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现代检测与传感技术、智能传感与网络化测控技术、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处理、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测控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智能测量与控制仪器仪表综合设计、研制和集成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相关行业的智能传感与网络化测控、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处理、智能仪表与测控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软硬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质量控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Ø核心课程
测控系统概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程序设计(C语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信号与系统、测控电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测控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开发、虚拟仪器设计、智能仪器设计、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基础等。
Ø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生产监测、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及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l应用物理学
Ø专业简介
应用物理学专业于1981年创办,是学校传统优势专业和强基工程专业之一。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育人理念,历经40年的建设发展,已构建起以“应用、交叉、特色”为目标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重庆市检测控制集成系统工程实验室、微纳系统与智能传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与控制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建立起集光学工程、光电技术、半导体与微纳传感器、光子晶体、量子计算、模型分析与设计、器件发明与制作等于一体的应用物理学集成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现代物理学、光电子学、量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光电技术、量子计算、半导体与微纳传感器设计、器件发明与工程应用等领域从事模型分析与构建、软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Ø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现代物理学为基础,重点围绕光电技术、光子晶体、量子计算、半导体与微纳传感器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富有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具有良好的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知识,掌握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光子晶体技术、半导体与微纳传感器、量子计算、模型分析与设计、器件发明与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将物理专业知识与高新技术有机融合的能力,能够在半导体技术、声光电传感、光电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Ø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高级程序设计(C/C++)、现代物理学、原子物理学、电路分析与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与传感器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应用光学、激光原理、光电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光电子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分析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基础等。
Ø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电路分析与设计、光电信息技术、光子晶体技术、量子计算、半导体与微纳传感器设计、器件发明与工程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应用物理学专业以及相关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