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生活的当下,老年人 “用机难” 问题日益凸显,为切实破解这一难题,7月13日至15日,人工智能学院 “薪火乡传” 实践团深入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在前期精准调研当地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智能手机使用教学与防电诈知识宣传活动,用青春力量为老年群体搭建 “数字桥梁”,助力他们更好融入智慧生活。
7月13日,“薪火乡传”实践团联合重庆师范大学实践团,共同参加了綦江区文龙街道春灯村组织的社会实践座谈会。会上,春灯村支书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围绕村庄基本概况、红色资源禀赋、支柱产业发展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座谈结束后,人工智能学院与春灯村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双方将以基地为纽带,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与地方资源优势,在红色教育传承、乡村振兴赋能、产教融合发展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校地资源精准对接与青年成长成才双向赋能。


7月14日至15日,实践团深入綦江区文龙街道春灯村开展入户走访,通过与老年群体面对面交流,精准收集近30份调研数据。团队聚焦智能手机持有率、操作熟练度及防诈意识等核心问题,摸清当地老人普遍掌握打电话、刷短视频等基础功能,但存在功能操作复杂、信息辨别能力不足等共性难题。针对调研发现的痛点,实践团随即启动 “一对一” 精准教学。队员们逐户倾听老人使用困惑,量身定制教学方案:从解锁屏幕、调节亮度等基础操作入手,逐步指导微信视频通话、扫码支付等实用功能,用通俗语言和现场演示帮助老人轻松掌握技能。教学过程中同步穿插防电诈知识讲解,切实筑牢老年群体网络安全防线。




通过两天的深度走访教学,实践团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了数字生活的魅力和便利。张大爷在接受培训后表示,“以前看人家年轻人拿个智能手机划来划去,咱也看不懂,这两天跟着这些娃娃们学,我学会了跟在外头打工的儿子视频,看着他脸说话,比打电话实在多了。”
本次实践活动,团队聚焦老年群体数字需求,精心开设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智能手机使用课程。通过手把手教学与暖心互动,队员们在近距离服务老人的过程中,不仅深刻体会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坚定了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信念。大家纷纷表示,将持续用青春力量护航 “银发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共享数字化生活的便利与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