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以“决战脱贫攻坚”、和“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陆续展开。全院共组建7支实践团,158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内涵丰富的活动和鞭辟入里的思考,展现了计信学子的青春风采和远见锐识,为国家繁荣和家乡发展留下属于自己、益于人民的青春印记。8月10日至14日, 由学生会、家协、义协组成的校级重点实践团队“AI智囊团”一行6人在向巧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梁平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旨在了解梁平区高新产业发展情况和脱贫攻坚的成效,用专业所长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时代新使命,成渝新答卷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我国面向现代化目标作出的顺应区域发展规律的战略谋划。借此机会,“AI智囊团”深度走访了梁平区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智慧城市信息中心,深入探索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队员们进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车间,重点了解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生产技术。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佼佼者,平伟实业公司向实践团重点介绍了与政府合作的“射频(5G)前端芯片及模组产业化项目”,展示了5G通讯射频模组的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意义。在智慧城市信息中心,实践团了解到梁平区政府部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城市,实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引领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走访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自身专业应用的广阔前景,了解到政府、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认识到创新企业在成渝经济圈当今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些体悟无疑极大增强了专业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用心传递知识,用爱托举未来
8月11日,“AI智囊团”走进梁平区实验小学与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的子女和留守儿童进行了结对子帮扶活动。实验小学副校长刘传权、区教委基教科王娜和校德育处主任岳良敏亲切的接待了实践团,并详细介绍了8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践团首先通过“名字记忆破冰游戏”营造了现场轻松欢乐的氛围,接下来队员们利用所学知识对小朋友们进行了简单的PS、C++基础和Python技能的培训。队员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演示给小朋友们展示了计算机超强的应用功能,并手把手教小朋友实操一些简单的软件,以此激发小朋友们对科技的兴趣和对智能技术的好奇心。几轮小课堂之后,小朋友们与实践团队员建立起了相互信任和默契,结队成功。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将通过“线上辅导”的形式,对结队的小朋友进行课业辅导和计算机编程培训。实践队队长何颖说:“我们希望此行给小朋友的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让感知科技、拥抱科技、掌握科技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振兴乡村路,青春进行时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身实地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助力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团于8月12日走进重庆市梁平区曲水镇聚宝村开展了以“乡土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调研。实践团通过入户调查,实地考察,现场取景,与当地村干部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聚宝村通过特色产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果,深切感受和学习了新时代背景下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所做出的努力。该村扶贫第一书记徐峰向实践团重点介绍了该村以“产业扶贫+乡村旅游”为抓手引导村民实现脱贫致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布局以及取得的成就。实践团队通过参观调研后收获满满,大家一致认为,产业扶贫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不仅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也为振兴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在走访过程中努力发挥专业特长,对其李子产业、旅游产业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更好的宣传推广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保护非遗文化,我们在行动
为了解非遗文化,调研现代信息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播传承方面的作用和缺陷,实践团实地参观了梁平非遗基地,近距离感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魅力。梁平区民间艺术精彩纷呈,有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梁山灯戏、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等项目。在梁平非遗人的不断努力下,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着光彩与生机。实践团重点调研了作为梁平非遗之首的木版年画,专程拜访了国家级传人徐家辉老师的画堂,了解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及其制作工艺。接下来,实践团从数字化技术、资源存储技术、资源检索和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对非遗文化的保护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以期为当地非遗文化的更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社会实践得到了梁平区委组织部、经信委、教委、农委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该活动既是青年学生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现,也是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现实、了解国情的有效途径。诚如带队老师向巧所言“通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学生能够做到用脚丈量、用脑思考、用心体悟,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科技创新等内容,形成多维的成果育人导向正是社会实践的价值所在。”